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烦恼:

“刚刚下定决心停止剁手,转头看个直播,立马被带货”;

“下单比下手勤快,可能还没想好买回来要干嘛,但先买下再说”;

“终于决定‘断舍离’,可真收拾起来,这也丢不掉、那也扔不得”……

这种忍不住买、又舍不得扔的囤积欲是哪来的?

“松鼠症”了解一下。

松鼠会在过冬前囤积大量的坚果,坚信它们会派上用场,但最后往往很少会吃。这种囤积欲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,就形成了前面提到的“松鼠症”,指人们在不停添置新东西的同时,不舍得扔掉过去囤积的大量没用的东西,症状严重者还会影响正常生活。

断舍离,“松鼠症”的自救攻略。

说起断舍离,大家应该并不陌生,它最早源于国外中产阶级对过度消费的反思:挣钱用于消费,消费为了自我呈现、消遣无聊和解压,当欲望达到阈值,就需要更高的消费,为了支撑过度的消费,就要越来越忙,压力越来越大。故而,“反思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生活,取舍喜好”就成了终止过度消费的恶性循环、找回生活节奏的关键。

 

具体如何施行?通过四个小问题,三种归类法,学会“进”“出”有道。

进:买前思考“这个我真的需要吗?”

准备下单前,问自己几个问题:

1. 这个物品和同等面值的现金,你会选择哪个?

这个问题能让你主动思考商品的真正价值并帮你做决定,记住:每次购物的金钱都是你辛勤工作换来的。

2. 它是你现有生活中没有的吗?

拿口红打比方,如果已经有了类似的色号,就应当避免重复性消费。

3. 它是你必须用到、且是同品类中的最优选吗?

亮出付款码前,考虑一下是否有其他质量更好、价格更优的选择,及时刹住一时的购物冲动,

4. 在拥有了这件物品后,你预计它的使用频率有多高?

如果你花了半天也想不出几个使用场景,或许就可以放弃购物的念头了。特别是经常赶潮流却总是买回不实用物品的人,更要吸取经验。

PS:断舍离不是不能购物,是看清自己真的想要什么,再下手
 

出:舍弃前思考“从使用功能和感情上,它都是多余的吗?”

如何判断哪些东西是可以舍弃的呢?不妨整理你现有的物品,做个简单分类:

1. 用不上也不喜欢,更谈不上有特殊意义的:

如开封半年不用的护肤品(护肤品开封后保质期一般6-12个月)、1年以上的口红(大部分口红保质期1-2年),泛黄老旧的衣服、开胶的鞋子、剩1只的袜子、变色的洗碗布…还不赶紧丢掉!

2. 现在用不上,但可能以后用得到的:

这些是最尴尬的物品,建议先思考下它们为什么用不到:如果是坏掉的,能修则修,没

有修的必要就尽快丢弃;备用品(比如趁打折囤积的纸巾),可以放在固定的地方以便拿取,加速消耗;换代的电子产品,转送他人或咸鱼上新;其余没想好的,暂时把它们规整到一处,每2个月定期整理,如果1年到头都用不上一次,那大概率可以丢掉或者转送;

3. 用不上,但自己喜欢,或是有特殊意义:

如他人送的伴手礼,逢年过节收到的礼物,像摆件之类的,可以放在书房做装饰物;如果是有特殊意义的邮票、粮票、购物发票等,不妨用册子或小盒子收纳起来。

PS:断舍离不是清心寡欲,不要勉强自己割舍,感情上想保留的,就大方留下。
 

其实,就算你奉行的是“不舍离”,也无可厚非。

但如果你深受其扰,为何不试试另一种可能?无论是家里已经不能带来快乐的囤积物,还是各类拖泥带水的社交关系,大可以洒脱一点,体验一番神清气爽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