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立秋之日凉风起”,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刚刚过去,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夏秋更迭,也往往是健康的“多事之秋”。
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: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,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,逆其根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”意思是,阴阳的变化是生命的根本,在秋冬应以保养阴气为主,适应冬藏的需要;忌违逆阴阳的消长。

现代医学认为,秋季是个调整适应的阶段,应防止骤然食用补品导致难以消化吸收,从而引发腹泻等疾病,食补应以润肺生津、易消化的食品为主。

总而言之,养生古籍与现代医学都告诉我们,健康要学会顺应四时,得当养生。

“春捂秋冻”因人异

“春捂秋冻不生杂病”是一条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保健防病的谚语,但在实际生活中要因人而异。对于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儿童,以及患有肾病、胃病、气管炎、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人群,因其自身免疫力低,并不宜“冻”,遇冷容易诱发宿疾。健康人群也要注意"冻"得适度,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。

贴秋膘要适度

民间素有“贴秋膘”的说法,其原因是在炎热的夏季,食欲欠佳食量少,能量消耗大,到了秋天,天气凉爽,就希望多吃点“好东西”补身体。但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同于古人,日常饮食足以保障我们摄入足够的脂肪、蛋白质和营养,因此,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补,患有高血压、胃肠疾病的人群并不宜“贴秋膘”。

秋燥来袭宜润养

秋季天高气爽、气候干燥,秋燥之气易伤肺。因此,秋季饮食宜清淡,少食煎炒之物,多食新鲜蔬菜水果,适当多饮水,多吃些萝卜、莲藕、香蕉、梨、蜂蜜等润肺生津、养阴清燥的食物,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润养,对口、鼻、咽、喉、食管,乃至气管产生滋润作用。

健康运动勿过量

秋天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阶段,运动也应顺应得当原则,由于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,因此在这个时节不宜大量运动,运动量应由小到大,循序渐进。锻炼时以身体有些发热、微微出汗,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为标准。

而对每天需要承受工作压力的都会上班族来说,在根据自身情况智慧养生的同时, 心理健康也格外值得关注,不要被自然界的草枯叶落影响情绪,或外出秋游放松心情,或适当运动愉悦精神,或晒晒太阳舒缓疲劳,感受生活的美好,以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